工廠照明、景觀照明首選-兆邑興業

基本照明知識說明

基本照明知識說明

(一) 光 ( 可見光 ) 的定義

光的波長單位為nm (nano meter),而光的顏色,指的是集合具有可見光線波長的光,而所表現出來的彩。光是電磁波的一種,除了光之外,電視、收音機、雷達等等通訊所使用的(電波)或α射線、紫外線、紅外線等,都屬於電磁波。人類的眼睛所能感受到的光之範圍(可見光)會因而有若干差異,不過,一般上限是760nm~780nm之間,下限則在380nm~400nm之間。

 

(二) 演色性 (Ra)

光源對於物體顏色呈現的程度稱之為演色性,也就是顏色逼真的程度,演色性高的光源對顏色的表現較好,我們所看到的顏色也就較接近自然原色,演色性低的光源對顏色的表現較差,我們所看到的顏色偏差也較大。

 

為何會有演色性高低之情形發生?其關鍵在於該光線之「分光特性」,可見光之波長在380nm至760nm之範圍內,也就是我在光譜中見到的紅、橙、黃、綠、藍、靛、紫的範圍,如果光源所放射的光之中所含的各色光的比例和自然光接近,則我們眼睛所看到的顏色也就較為逼真。再好的裝璜、擺設、藝術品、衣服等也會因選擇不對的光源而失色。

 

(三) 照明專業用語

光束-代表從光源放射出來的發光量

光度-代表光的強度(某一個方向的單位立體角內所放射的光量)

照度-代表單位面積的亮度,表示該場所的明亮長度,為照明的基本,所以制定規範為照度

輝度-代表從某一個方向看到物品的輝度(從單位正設面積面對某一個方向時,光的強度),相對於照度所代表的,單位面積光所達到的量,輝度則是代表從結果方向所看的亮度。

演色度-在燈的照明下,物品在實際情形下的顏色,稱之為眼色性。

演色評價數-代表顏色再現性忠實度的指數,此數值越接近100則顏色越接近自然,在實用上只要滿足80以上即可。

消耗電量-代表登在使用的情況下,實際消耗的電量。

光源效率-以消費電力除以燈的全光束所得的值。

經濟壽命-光束輸出衰減及燈泡損壞的雙重考量,對中和光束輸出減到一定比例的時數:室內80%、戶外70%。

平均壽命-指一批燈泡點燈至50%數量損壞不亮時之時數。

配光曲線-從燈具光源出來的光,朝散佈的方向,所形成的分布範圍。

BEAM角度與開度-表示集光程式的定義,是將光度只有中心光度(最大光度) 的1/2光度(或1/10光度)的左右兩點的光中心所連結成的角度。

BEAM光束-BEAM角內的光束。

 

(四) 光的效率

光源的效率是以其所發出光的流明除以其耗電量所得之值

光源效率=流明/耗電量

也就是每一對電力所發出光的量,其數值越高表示光源的效率越高。

E=(F*N*U*M)/A

N=(E*A)/(F*U*M)

平均照度的計算式

E=平均照度(LUX)/ N=燈數 / M=維護係數

F=光源全光束(LM)/ U=利用係數 /  A=面積(㎡)

 

(五) IP

何謂IP(防護等級) :IP係國際上用來認定,該燈具之防護等級的代號,在IP的後面一般會出現兩個數目字。第一個數字是用來表示,防護使用人員或其他人員,其身體或工具之非故意的接觸而致產生人員危險,同時也是用來表示,燈具本身不會受到外界的固體、飛塵的侵入,而致影響該燈具的使用壽命,第二個數字是用來表示防護雨水或海浪、人為灑水,等水份的有害侵入,而致影響該燈具之正常使用,及其使用壽命。





下載檔: